2)第1903章 大唐可能直接亡国!_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得尴尬了一大截,但紧接着这一老一少就对了一下眼神。

  不约而同的,齐齐愣住了!

  瞬间明白,李盛说的,其实是对的。

  不,确切的说,这个事不是“对”与“不对”,而是类似于旅人在山林中赶路,而这林中迷雾漫步,山野广袤深沉,眼前却只剩下了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

  这种时候,走这条路或许是错的,但别的路,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不是!

  当然了,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对于柴绍和骆宾王而言,其他的选项还真有,是真实存在。

  这个选项当然就是放弃开疆海外,直接停止开海,停止对搞海贸的海商,以及围绕海上的种种事业的一切军事保护和基建服务。

  包括西湖造船厂这种东西,那自然也要彻彻底底的消灭掉,全部用来造别的东西。今天它可以用来造先进的,用来乘风破浪的海船,那么明天它自然也可以来造别的东西——反正,工厂就摆在这里,造点什么又不是造呢?

  最好是连造缆绳的小工坊都改掉,去生产高档马车什么的。至于有了蒸汽列车之后,神州为什么还要高档马车?这其实不算是一个问题,毕竟蒸汽列车效率再高,也不如马车乘坐舒适。

  话又说回来,连造远洋大船的主要厂房都全部改了,留下一部分造缆绳的小工坊,又有什么意义呢?

  毫无意义,首先没有经济意义,那么,当然就不可能留下。其次除了经济以外的,更崇高一点的意义,那就更是不复存在了。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开海的大业本身都已经结束了。

  本来。

  骆宾王和柴绍脑海里的火花才刚刚出现,开始了对大唐目前现状的反思,而这种反思。

  可不是儒家的大儒们搞出来的那种反思,这是大唐的忠良们自发的,真正又意义的反思,来思考大唐未来的命运,思考大唐这个表象之下的,神州广大人民的命运,但李盛这话一出。

  柴绍,骆宾王,无论这两人平日里在军中何等威望,在战场上如何令敌人闻风丧胆,此时此刻都不由自主的浑身冒起冷汗来了。

  是的。

  正如李盛所说,但凡是人,就一定会需要点“意义”才能活得下去,否则就无法屏蔽儿戏人生,自我毁灭的本能。而这个意义,并不是一种虚构的东西。

  其从自古以来就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意义。

  就是前途,就是预期。

  后世有经济领域的大牛哲人说过,预期比金子还要宝贵。

  而不必什么“大牛”来指点江山,就是一般人参考一下自身的生活经验,也不难明白,人活着的确不需要那么多“拥有”,但人活着却必须得有点“想头”,这一点,无论男女,无论贫富,全都一样。

  而大唐作为一个帝国,和个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开海真的黄了。

  被李盛提醒着想到这一点的柴绍和骆宾王,脑海里就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副十分恐怖的图景,这事简直不是一般的变态,因为真到那时候,大唐可能直接亡国!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