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想法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富感情的话语有触动人心之效,虽有催促之词,有些许不耐烦之意,但并不令张良生厌,因为不像灌婴那般不敬,这一番话敬意十足,没有丝毫的火气夹杂在其中。

  因此,张良听到这话,感到有些意外,在这个时候,自家大王能说出令人如沐春风的话,说明对自己的厚爱达到了堪比天地的程度,纵观前人,未有臣子到了这种境遇时,还得到君王的尊敬,此时刻降下的天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是巨大的荣耀。

  张良十分清楚,现在的自己,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是个反贼,无人会相信自己的忠心,刚才那么明显的出言保逆贼夏侯婴,足以被戴上心有反意的帽子,事实摆在眼前,按国之法来说,护着差点弑君的逆贼,就是其同党,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言行已经发生,没人会不信,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眼睛见到的不会有错,历来执法判罪,讲的是实证,他人口说,便可查证,不实则为诬陷,属实的话,则可以定罪了,怀不臣之心,有谋反之意,刚才出言保夏侯,无论是一时无心、糊涂了才这么做,还是确有反意,都得为此言行付出代价,在君王面前造反,可不是一般的罪,有其心就当诛,更别说言行皆露反意了。

  何况今日之内,做出了许多令汉王心里不爽的事,每次汉王发泄心中的愤怒,最后都被阻止了,没有一点君王的威严,常人遭到这样,非发火暴走不可,汉王迟迟没发泄,那积压的不爽很厚,在这个时候,应该彻底发泄才对,还如此温柔的对待,非常不容易,张良这一刻,被汉王的胸怀与厚爱折服了。

  造反的言语,清晰的发了出来,作为一国之君,对谋逆之事,应是十分仇恨的,宁愿杀错,也不放过,留下了后患,是极为愚蠢之举,所以,此时应该兴师问罪、严厉呵斥,汉王的表现,与前朝的君王都不一样,宽厚待臣到这种地步,可谓是古今罕见。

  昔日秦昭王,对白起不满,白起未触秦之法,便被赐死,可见明君的胸怀也是有限度的,仅仅是不爽,便能这样对待臣子,何况是明目张胆的造反?古往今来,对说谋逆之言的臣子,君王尊敬有加,似乎没有,前朝那么多明君,采取的做法,是立马变脸,怒斥谋逆之人,然后处以极残酷的归天之法。

  汉王此举,开了先例,有可能造他的反,他却不怒,还如此厚待,殊为罕见,君王这么做,若被有心人利用,会掀起一场舆论风波,说汉王不知廉耻、愚蠢至极的话,定然不少,对汉王来说,处理不好,对自己的形象,有大损伤,突然间跌入深渊都有可能。

  涉及法,还能做到这么仁慈,这不是胸襟宽广,而是猪脑子,所以,汉王这么做,传了出去,对己身的声誉有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