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 天恩加身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为人臣,该固守君臣之礼,尤其是忠臣,更应如此,要不然,就是大逆不道,会成为天下人唾弃的逆臣。

  自古以来,君王向臣子下跪,似乎从未有过,爱臣信臣如齐之桓公、秦之孝公,也只是躬身行礼。

  王向臣躬身,便是天大的荣耀,已经触到了君臣之礼的底线,而下跪,则超出古今君臣礼仪,虽说是比天高的厚待,但有违臣道,为历代臣子所不耻。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差,是因为有法之约束,法中无情,情中则未必有法,君王对臣的下跪之礼,无论是否真心,皆触法,当然,触法犯罪的只会是臣子,而非君王。

  王之尊,即便犯错,也不能受到惩罚,因此‘王之错,臣之过’的理念在历代文武群臣的心中根深蒂固,就算君王明理不惧死,愿以死谢罪,也会被众文武大臣阻拦,最终放下这个念头,这罪就没有了。

  一个王朝,可以少臣子,却不可以少帝王,作为领袖,万军、万民的主心骨,天下民心所向的人,绝不容失去,不然,国必大乱,终将灭亡,所以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不是少了哪位大臣,朝野便无法运转了。

  故而君王之家是国家不可替代的位置,换了,就是另一个王朝了,作为整个天下最高的位置,拥有无上威严,不能有失,一旦有损帝王威严,则人心浮动,会有一些人冒头,挑战君王的权威。

  这就导致君王的一言一行特别重要,在有天下间至高权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言一行会埋下隐患、带来大祸的风险,一怒可令敌人血流成河,亦可让自己走上绝路。

  身份如此尊贵的君王,向臣子行跪拜之礼,便是在主动做有损自己颜面的事,会令整个王室蒙羞,这种厚待,已不是封臣子为王、为侯那种程度的待遇了,而是作践君王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比臣子还要低一级。

  王者屈尊,礼贤下士,是好事,是受万人称赞的帝王胸怀,但凡事都有个度,超出了,没人能理解,远远超过了,便会引起世人的非议,注定没什么好结果。

  纵观前朝,不乏有君王主动降下身份求贤、待贤的,但都不像今日之汉王刘邦,对自己一手提拔的臣子,行如此大礼,卑躬屈膝如奴仆向主人认错。

  战国时的秦王欺他国之王,都是王,身份尊贵程度相等,别的王都觉得是奇耻大辱,反过来看,一介王侯,对一个不是王的家伙行奴仆之礼,此乃古今未有之耻辱。

  要知道,昔日的张良,不过是一落魄书生而已,全靠汉王的信任并重用,才得以扬名天下,而今高高在上、宛如张良亲生父母的汉王,竟做出这等亘古未有的大谬之举。

  此时的张良,心里非常明白,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自己多年以来树立起来的大忠臣形象,会在瞬息之时崩塌,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