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死人敲门_尸生子,鬼抬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是刚追李金龙太急了,赵飞到现在都没喘过气来。

  依旧双手叉腰、弓着身体在寒风中呼哧呼哧的喷“白烟”。

  “老、老大,刚我听张超和你杠什么赶尸。”

  “咋滴,他还有这手艺呢?”

  说到“赶尸世家”,还要从当地风俗赶尸说起:

  湘西,古时处于荆州大地。

  战乱不断、瘟疫频发,湘西人悍勇、多有客死他乡。

  为了死后能魂归故土,才有了赶尸术。

  施法起尸者,称为“老司”: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

  青衣老司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

  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然后用五色布条绑紧。

  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

  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辰州符堵紧。

  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魂魄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

  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

  诸事办妥,红衣老司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跟着“老司”返回故里。

  赶尸的人是身穿道袍的法师,当地人叫做“赶尸匠”。

  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

  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

  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腰包藏着一包符。

  “赶尸匠”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

  不打灯笼,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尸体往前走。

  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

  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

  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符纸垂在脸上。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

  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

  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手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

  只因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和“诈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

  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

  同很多神秘风俗一样,赶尸也有自己的规矩:

  三赶、三不赶。

  三赶: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

  因为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

  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