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五十章 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跟我进厂打螺丝吧!_我的蒸汽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直隶淮安府,清河县。

  清河,是一处非常古老的县城。

  从西周开始,就已经是邢国的领地了,后又属卫国、晋国、赵国。

  到秦朝时,是巨鹿郡的辖地。

  当年大名鼎鼎的巨鹿之战,便发生于此。

  也算是一处拥有辉煌历史的土地。

  然,历史厚重,通常都代表着开发完善。

  历经数千年的开发,清河县的土地,早就被华夏先民开垦的干干净净了。

  只要是能作为耕地使用的土地,都被开垦成了良田。

  哪怕是不能种田的地方,也都全种上了桑树。

  清河县的所有农户,家家都是耕地养蚕,再兼养殖一些鸡鸭,以济民生。

  平日里,大家的生活倒是都还过得去。

  毕竟现在是明君治世,升斗小民们只要勤奋守法,日子总是能越过越好的。

  清河又属中枢直隶,有各种政策扶持,中枢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官员也都不敢横行贪腐。

  也算得上是政清人和的一片净土。

  日上山头的上午,清河县城外的田埂上。

  一群抱着锄头的农夫,看着眼前刚播种下没多久的冬小麦,正在闲聊着。

  “希望今年麦子收成能好一些,来年我家大儿便要去考小学了,如果考上了,后续的花销可不少啊,都等着地里的收成支撑呢!”

  一位年近三十岁,浑身肌肉发达,正值壮年的农夫,摇头晃脑的感叹着:“自从农家的大贤们搞出了黄金肥后,一亩地都可以多收半石粮了,真是厉害啊。”

  “怪不得老祖宗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读书懂文化的人就是厉害。”

  “还是得让娃儿读书啊,别像我一样,一辈子困在田里,啥都不懂。”

  蹲在田埂上,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张牛,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吊儿郎当的嗤笑道:“老李,就你家那五六亩地,还指望供孩子读书呢?”

  “荷花村的李家,家里有二百亩田,衣食无忧,餐餐有肉吃。”

  “即便如此,人家供应两个儿子读书,都有些吃紧了,最近听说想要卖十五亩田,为自家大儿子凑够去应天府工事学院学习的资费。”

  “老李,不是我说,你有人家李员外家一成的财力吗?”

  被称为老李的那个农夫,却是不以为然:“李员外家的公子是去读礼部直辖的高等学院,读出来了就可以参加工部内招的!”

  “这要是被工部选上了,可就是官身了!”

  “我自是不敢奢望自家娃儿能到这个程度的。”

  “但是启蒙和小学,咬咬牙还是能让娃儿试一试的!”

  “只要能从小学毕业,可就是童生了!”

  “有童生的文凭,就可以去淮安府的工厂里做工人!”

  “我听在淮安府的亲戚说,淮安府的机械制造厂,就连学徒一月都有二两银子,转正成技师,更是能拿三四两呢!”

  “如果能干到管事,那就更了不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