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章 为君丹青台上死(十八)_人间降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京城的四月气温缓慢回暖,行人春衫飘逸,小娘子们用层层华艳的裥裙包裹住纤瘦的腰肢,彩帛飘飞迎风欲举,仿若神妃仙子,郎君则宽衫大袖褒衣博带,护城河两岸踏春行令的车马日日不绝,流觞亭里终日燃烧着炭盆。

  开春之后,大夏进入了新的一年,去年那些风风雨雨都被年节给洗去,成了贴在回忆里薄薄的字画,被风一吹就要腐朽碎裂,百姓们照常过着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偶尔听听京都名门的郎君们是否又有了新的动向。

  最近都城里最值得看的热闹莫过于诗礼簪缨的王氏族长因病乞骸骨,一封奏折告老还乡了。

  王尚书年少时与谢首辅并称为京华双玉,王家璧玉和谢家玉树,两人不知揽走了多少小娘子的芳心,直到现在,不少同朝为官的老臣回想起当年的往事还会暗暗咬牙切齿一番,自家老妻或是心上红妆都曾为他们俩神魂颠倒过不知多久,好不容易这俩祸害老了他们的儿子孙子又长大了

  气煞人也

  而如今,也到了风华正茂倾倒京华的王家璧玉上书自陈垂垂老矣的时候了。

  王尚书告老的折子首先递到了凤凰台,台城首辅谢渊盯着这本折子看了许久,将它合上,交给门口守候的小内监“直禀陛下。”

  在内宫与宠妃游嬉的君王睁着昏沉的眸子,将奏折上的字看了一遍又遍,终于用糊涂的脑子看明白了里头的意思,耷拉着眼皮的瞳孔里放出一点清明锐利,旋即又变作迷醉的痴笑“一玉去也,去也。”

  折子被轻飘飘地合上,和着皇帝的这句话一起,被原模原样地送出了凤凰台。

  隔日,王尚书便由家人搀扶着前往凤凰台谢恩,陪伴在他身边的正是这两年青云直上姿容美昳的王侍郎,王凤子今日没有穿着惯爱的宽袖大氅,也没有穿制式冠服,而穿了一套色泽深沉得有些过分沉郁的深衣。

  深衣衣裾平直,佩玉琳琅,边襟滚着半掌宽的褖纹,这衣服做工精致典雅,恍然是多年前京城流行的风格。

  皇帝眯着酒醉未醒的眼睛,审视了一番从殿外而来的一老一少,忽然笑起来“这不是璧玉又回来了”

  这么说着,他抚掌而笑,对于这样代代相传的相似性表现出了异常的偏爱“正巧,尚书去后,朝鸣台无人执掌,王瑗之才德高甚,又有家传渊源,便擢升朝鸣台令,备台城行走吧,这下朕的朝鸣台,可是切切实实有了一只凤凰儿了。”

  台城行走,位同大夏储相,说他一飞冲天权倾朝野也不为过了。

  朝鸣台有了新的掌权者,谁也没注意卸任的王尚书是什么时候离开京城的,王瑗之在接手了朝鸣台后两个月,门庭若市的拜访者就将名帖塞满了王家的门房,但现任的朝鸣台令不是个喜欢交游的性格,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