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七章 激战阿尔谢尼耶夫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军总参谋部把铁木辛哥的远东第二集团军,放在海山威、乌苏里斯克一带,在战略布局上,也许有些道理,起到威慑日本关东军的作用,可在战役上,却是将第二集团军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

  日本人对苏联远东地区领土的垂涎,骨子里的侵略和扩张,对本土以外的领土贪婪的野心,促使日本人可以冒任何风险,唐秋离在中苏边境点的一把火,只不过是在已经九十九度的开水上,再加一把柴而已。

  日军从九月十日开始进攻,到九月十四日,已经占领了苏联远东大部分地区,除了第二军占领库页岛全部,在攻击堪察加半岛时,遇到苏军新组建的堪察加第一集团军的顽强抵抗,双方在堪察加半岛南部克伦格雷一线,发生激战,关东军第三军进展受阻。

  关东军第三军遭到铁木辛哥指挥的苏军猛烈反攻,击退至斯帕斯克达利尼以西的帕斯潘一线,损失四万多人,铁木辛哥的计划是,击退由乌苏里斯克方向攻击阿尔谢尼耶夫地区的日军之后,第二集团军立即脱离战场北进,趁着伯力一线通道尚未被关东军切断的时候,把集团军主力撤至堪察加半岛。

  而后,整合远东军区所有部队,从伯力方向南下,对关东军部队进行大规模反击,铁木辛哥采取的战役布局,在目前远东地区的形势下,是没有办法之中最好的办法,也是他唯一可采取的措施,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集团军陷入日军的合围之中。

  铁木辛哥进行的战术反击空前成功,关东军第三军被打得连连后退,但他的好运气到此结束,已经完成战役任务的关东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在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的命令下,从两个方向朝着铁木辛哥部队压过来。

  面对几十万关东军部队,铁木辛哥被迫将部队收缩至阿尔谢尼耶夫地区,利用原有的工事顽强抗击,固守待援,实际上,目前的远东第二集团军,已经陷入关东军的三面合围之中,背后就是浩瀚的日本海,等待铁木辛哥的,是绝境。

  阿尔谢尼耶夫地区是一片浅丘陵地带,是苏联远东地区唯一一块可以利用天然地形和地貌,进行军事部署的要地,水流湍急的刀毕河,是该地区的天然屏障,激战过后,又受到关东军优势兵力压迫的苏军退到此处。

  铁木辛哥不愧为军事大家,第二集团军组建之初,他就把集团军司令部设在这里,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地形条件,在中苏边境尚未警号频起的时候,他就命令所属的部队,在此地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

  经过苏军士兵几周的完善,阿尔谢尼耶夫地区已经变成了一个明碉暗堡密布,野战工事与防御工事,由各种交通壕相连接的防御重点地区,退下来的二十几万苏军士兵,应该感谢他们的司令员铁木辛哥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