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反常规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可夫率领的苏联远东第一集团军,经过快速组建后,成了拥有三十二万兵力的庞然大物,虽然总体兵力与唐秋离在外蒙古的兵力相比,还处于劣势,可算上所属的重装备,加上坦克和飞机,一点都不落下风,在八月下旬,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

  而朱可夫这位苏联军队中,即将崭露头角的名将,一出手,的确不凡,他的主要攻击方向,不是在杭爱山脉的群山里,严阵以待的唐秋离主力兵团,而是深入到外蒙古西部地区的冯继武部队,剑走偏锋,一改苏军将领们依靠优势火力,硬冲硬打的风格。

  朱可夫选择的战略进攻方向很准也很刁,使唐秋离在杭爱山脉,与苏军主力决战的意图,全部落空,反而让冯继武部队,陷入危险的境地,只要突破卡扎德乌山口,绵延近千公里,不适宜机械化兵团作战的唐努山区,就会被甩在身后,剩下的,就是苏军钢铁洪流,一泻千里般扑向库伦,与经乌兰乌德的另一路苏军,合击在杭爱山区的唐秋离主力部队。

  作为苏联军队装甲集群突击理论创建者和实战应用者,朱可夫在苏联红军中的地位,可以媲美与德国的装甲战奇才古德里安,正是有了朱可夫,苏联军队的装甲集群,才会大规模集中使用在战场上,而不是分散配置在步兵师团中,作为突击辅助力量使用,朱可夫更知道,外蒙古的地形,最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攻击。

  他选择在外蒙古西部,部队分散又缺少坦克和飞机的中**队,作为攻击目标,绝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深入研究唐秋离与日本人作战时的指挥手法和特点后,采取的最正确的方式,他发现一个特点,唐秋离也是很注意炮火和坦克、飞机在战场上的使用。

  这在与日本人的屡次作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呼吉尔特山区伏击远东特别军一役中,中**队所拥有的火炮、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让朱可夫极为吃惊,也促使他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把直接进攻库伦,改为把外蒙古西部地区作为主要突击方向,侧击库伦,合击唐秋离主力兵团。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在面对弱势中**队时,可以使部队在很小的伤亡情况下,进一步磨合各兵种间的协调和配合作战能力,不必与实力也非常强悍,并且唐秋离亲自指挥的主力兵团,正面硬撼,可以减少很大的伤亡,朱可夫不想把收复外蒙古之战,打成一场惨胜的战役,而载入苏维埃的史册。

  还有藏在心里无法说出的一点,朱可夫很是看不起许多苏军高级将领们,一线平推的作战方式,他要改革战法,大胆迂回包抄,这一次,给了他实践的机会,而唐秋离接到各方面的情报后,基本可以确定,朱可夫本人,在亲自指挥西路部队。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