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千二百三十一章秋毫无犯的苏军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大林不想惹任何麻烦,至少在解决德**队的进攻危局之前,不想与唐秋离的部队,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取独立师部队,不牵制和阻挠东方地区的苏联军队,返回欧洲战场。

  如果因为一点儿小事儿,惹起任何新的冲突,那个中国人找个借口,将急于西撤的四个方面军部队,重新堵在乌拉尔山脉和唐努山脉一线,最难受的,还是自己,在斯大林看来,任何形式的谈判协议,都是一纸空文,随时可以撕毁,维持谈判效力的,永远是拳头。

  显然,目前的苏联现状,强敌压境,大有灭国的危险,根本不具备挥舞拳头的能力和本钱,而且,对于绝大多数都是农民组成的苏军部队,斯大林可是深知那些文盲士兵的本性,抢劫和强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西撤途中,要经过远东地区和外蒙古地区不少的重要城镇,如果这些士兵蝗虫过境般,大肆奸淫劫掠一番,惹怒了唐秋离,那后果有多严重?

  想想,斯大林就后脑勺子冒凉风,因此,责令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下达给各部队的命令,是极端严厉的,通篇都是杀气腾腾、就地枪决的字眼儿!

  更为严酷的是,在命令里,还特别强调,如果那支部队的士兵,违反了最高统帅部的禁令,那么,该部队的各级政工干部,从上到下。一律跟违反纪律的士兵一起枪决!

  命令下达到忙着西撤的苏军各个部队,可是忙坏、也吓坏了苏军的各级政工干部。使出浑身解数,脚不沾地的找那些有劣迹的士兵谈话,严防死守,就差拿根绳子,把自己和士兵困在一起了,不过,效果也是明显的,军纪败坏的苏军士兵。体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

  遇到村庄不进,碰到城镇,宁愿费时间也要绕着走,一时间,数百万苏军士兵,成了一支仁义之师,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于是,在远东和外蒙古地区,出现了颇为怪异的一幕,数百万苏军士兵,漫地的洪水般。流过广大的区域,而一座座城镇和乡村,就像是洪水之中稳固的岩石,将苏军行军大队分开、绕过,似乎这些地方。有着令人惧怕的魔力一般?

  外蒙古地区首府库伦,是苏军西撤的必经之路。新组建的独立师北部边防军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独立师骑兵部队指挥官,北部边防军司令官刘春少将,接到侦察部队的报告之后,眉头不禁皱起来。

  此时的库伦,即便是等于是一座空城,只有三个骑兵旅驻扎在这里,外蒙古野战兵团在十几天前,就奉命开赴外蒙古地区东部待命,师指挥部也在师长的率领下,三天前就离开库伦,库伦城内,虽然有三个骑兵旅一万四千余人的兵力,但在几百万苏军面前,跟大海里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