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一六章 余生_跃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第八一六章余生

  夺取蒲州之后,便等于封锁了长安往北的通道,从战略意义来说还是极为重大的。只可惜没能引诱的长安城中的叛军出来救援。但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叛军的作战思想还是很明确的,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便是不管外边天翻地覆,他们只要坚守长安便可。他们对半个多月来神策军在长安西北两个方向的肆意的军事行动熟视无睹,真正做到了眼观鼻鼻观心,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还是不动的最高境界。

  既然叛军主力不动,王源也懒得跟他们斗气。和高仙芝商议之后,王源决定自己率五万兵马驻守蒲州作为后方屏障,让高仙芝率五万兵马往北进攻麟州。五日后,高仙芝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麟州。守城的一万叛军仓皇西逃,通向北方受降城和丰州的通道彻底打开。那两座边镇小城之中,李光弼和郭子仪的两万残兵正坚守在那里。他们被逼到了边境的角落里,是时候将他们救援出来了。

  七月初十,受降城和丰州一带的李光弼和郭子仪得到了朝廷大军破麟州的消息。两人欣喜若狂,立刻率两万余残兵从北往南打来,和高仙芝的大军在关内道内长城脚下顺利会师。

  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这数月以来,坚持的极为辛苦,几乎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自从正月里长安城陷落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便率手下不到五万兵马退守朔方。但不久后,叛军大军来攻,安庆绪率五万精锐叛军猛攻朔方,李光弼和郭子仪不得不放弃了朔州一路往北撤退。安庆绪不依不饶,紧紧的追赶着他们,一直到把两人逼到了朔方最北端的受降城和边镇丰州小城中才站稳了脚跟。叛军没有再往北攻击,他们只屯兵于麟州休整,封锁住朔方军南下的通道。因为叛军也知道,丰州和受降城是无法长期驻扎兵马的,除非有内地州府的粮草和物资的供应。加之要攻丰州和受降城必须要越过内长城以北的大片荒漠之地,叛军也是不愿意去冒这个险的。所有他们只是扎紧了口袋想将李光弼和郭子仪困死在受降城和丰州一带。

  事实上叛军的做法是很有效的,数月时间,朔方残兵几乎山穷水尽,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在此之前,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冒险借道突厥国境的打算。但那也是极为危险的举动。突厥数万骑兵早就关注着大唐境内的战事,他们就在受降城以北的山后逡巡。一旦朔方军越过国界,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进行狙杀。

  就在这危急时刻,高仙芝的大军攻下了蒲州,这消息无疑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已经甚是狐疑惊慌的两人还派了人数次确认了此事后,这才率军离开那两座贫瘠的小城,带着两万余残兵星夜往南。最终在麟州,他们看到了久违了了大唐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