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九章 盐事_跃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第五三九章盐事

  王源的兴奋是有原因的,盐在古代可是个好东西。自有王朝统治以来,这玩意便是国家垄断的重要民生物资之一。每个王朝几乎都会实行食盐专卖制度,盐铁粮茶这些垄断的基本物资每年都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给朝廷带来巨大的收入。

  大唐王朝自然也不例外,私盐的贩卖是被绝对禁止的,只有由朝廷进行专卖。但即便如此,民间私盐的贩卖依旧屡禁不绝。私盐贩子冒着砍头的危险依旧进行着私盐的贩卖活动,因为利润着实可观。

  大唐王朝的产盐地除了有限几处的盐井盐山之外,主要来源便都来自于东南海滨之地的海水晒盐,产量极其有限。正值天宝年间,粮米价格贱如草芥,但盐的价格却基本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以长安为例,天宝六年长安粮价一石糙米只有一百八十钱,一匹普通的布的价格只有两百三十文,可谓是便宜的令人发指。这就是为何大多数人大唐百姓每月只有两三贯的进账却能养活一家几口的原因。

  还是在长安,盐价每斗百文上下,也就是说,每石盐的价格在一贯左右。别小看这一石一贯的盐价,唐人口味重,喜欢吃腌制的食物,这导致了食盐消费量的庞大。长安京兆一地人口一百五十万左右,普通百姓一年消耗粗盐四十万石。也就是说,仅仅长安一地,每年普通百姓消费食盐这一项便要花费四十万贯的收入。

  这还仅仅是长安一地的普通百姓。在大唐,士兵供给的食盐标准比之普通百姓高处一倍,长安城南北衙禁军以及京畿兵马三十余万,这些士兵每年消耗的食盐在十五万石左右,这便是十五万贯钱的消耗。

  你若以为只是人吃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牲口吃盐的数量也是极为庞大的。特别是军中的战马。马无盐奔行无力,和人一样,要想有气力,必须要吃盐。大唐兵部规定的马盐供给的条例便可见一斑。‘马盐,一马日支盐三合,一月九升,六个月五斗四升。一军马日支盐三十七石五斗,一月一千一百二十五石,六个月六千七百五十石。’。所谓‘一军马’数目相当于一万两千匹战马。而京畿之地骑兵数量超过八万人,所饲养马匹超过十万匹,所以,仅仅是军马食盐这一项,便需要五万石,那也是五万贯的巨款。

  百姓养的猪样牛马等牲口食盐也不用去算了,但是长安京兆周边的这近两百万军民,每年在食盐的消耗上便超过了六十万贯钱。放眼大唐天下,百姓近亿,军队近百万,战马超过四十万匹,这个庞大的国家每年消耗的食盐价值千万之数。

  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当然这块蛋糕是属于朝廷的,朝廷才有资格获取这块巨大利益。但对于王源而言,在如今的情形下,即便是冒着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