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利益之地必是是非之地_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陈江海林婉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问题,许天和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说:“知道,我也没有想到,一个私人组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说到这件事情,许天和一脸的凝重。

  陈江海微微一笑。

  看样子许天和对于泰山会的事,还是挺清楚的。

  不过商业圈子里面的人,只要级别够了,想必没有几个人是不清楚泰山会的。

  当时为了入股民生银行,有两家企业竞争入股。

  其中一家明显资质不足,就因为是泰山会的成员,居然把对手轻松的给挤出局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史大金的。

  一九九四年,史大金怀着雄心壮志,在珠市打造了72层的巨人大厦。

  这个号称华夏第一高楼的伟业,短短三年时间里花了三点八亿。

  结果并没有建成,反而欠下了二点五亿。

  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

  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一般的巨款。

  眼看史大金就要穷途末路,这时泰山会出马,轻轻松松就帮忙解决了。

  由段晨吉出面,以十二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并给史大金四通集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么一来,帮史大金解决了暂时的资金困难。

  很快史大金就重整旗鼓,并成功上岸,然后另起炉灶,依靠网游重新崛起了。

  通过这些,都能看出来,泰山会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拥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

  泰山会,在华夏近代商业史上,绝对是很神秘而强大的组织。

  这个神秘的组织,拥有近两万亿的巨额资产,人数却不足十六人。

  他们所经营的范围涵盖了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数十个行业。

  加入泰山会的门槛极高,入会资产十亿起步,还必须有两名会员推荐。

  同时全员投票通过,只要有一票否决就不能入会。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团结。

  他们约定商场上互相提携,战略上荣辱与共,另外还实行会员淘汰制,纪律十分的严明。

  聚会不能录音,不摄像,不请圈外人,开会迟到一次十万,第二次一百万,第三次三百万。

  泰山会的产生,是因为商人重利。

  他们想通过彼此合作,可以拥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资源,并借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同时,商人抱团可以增加影响力和话语权。

  或者说,就是为了变相的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除了这两点,还有结交人脉,资源整合,拉帮结派,虚荣心等等。

  这些原因就不一一赘述了。

  凡事都会有两面性。

  有好处,自然就会有坏处的。

  神秘而强大的泰山会当然也不例外。

  圈子是一种固化和封闭。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但凡成圈,必然近亲繁殖,党同伐异。

  如果冷不丁冒出个边缘人物,评论就惊呼高手在圈外。

  一个圈子大都是如此,论字排辈,彼此勾结,总体是一个在其内部,排排坐分果果的山头。

  圈子是因利而聚,最后必然是因利而散的。

  利益之地必是是非之地。

  混圈子的人看似热闹,实际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陈江海才决定不搞一个类似泰山会那样的商业小团体。

  如果陈江海真的要搞的话,完全可以把现在国内有名的企业家全部召集过来。

  这样的大企业家联合在一起的商业联盟,其影响力根本不用多说。

  陈江海不想这么做,就是考虑到这些弊端。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