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1章 多少人期盼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朱翊镠终于抵京了,从两宫太后到郑皇后到内外官员再到百姓几乎个个兴奋。

  在众人眼里,皇上回京意味着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减轻了。

  申时行日盼夜盼,皇上回来了,那他又可以轻轻松松当他的首辅了。

  只要皇上在,感觉再也没有哪一位首辅有他轻松自在,通常只需点头附和就行了,什么主意都不用出。

  皇上坐镇辽东一年多,他这个首辅感觉前所未有的压力。两鬓斑白了,人也显得憔悴,瘦了一大圈儿。

  若非郑妙谨替他抗下许多压力,他真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他都是彻夜难眠,虽然也有是为儿子申用嘉的事儿操心,但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国事。

  所以从得知皇上启程之日起,申时行就在数着日子,早就安排好了官员去迎接,从京城一直到山海关。

  郑妙谨的期盼就更不用说了。

  她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一方面还要操心国事,眼下又有孕在身。

  虽然她曾经对相沢说,有心爱的男人在身旁固然更好,可不在时也不比觉得生无可恋,一样要过好日子。

  但谁又不希望自己心爱的男人在身边呢?抛开感情不说,至少不用她操心国事了,只需一心一意照顾孩子。

  朝中官员也盼皇上早日回京,尽管也有一部分官员因为害怕所以只是嘴上说说,但大部分还是真心实意。

  毕竟如今都知道皇上的英明,原来或许还有所怀疑,但现在没了。

  再也没有人怀疑皇上的决策。

  皇上的许多决策,起初甚至都有强烈反对觉得不可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才知道原来是如此富有远见。

  比如收服女真族与蒙古族各部,当初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觉得不是带着两个累赘自讨苦吃吗?

  可现在没有人觉得了,改造过后边患问题迎刃而解,边患问题解决了,军费开支自然减少,那就可以一门心思忙生产,全国人负担都减轻了。

  虽然暂时需要支援他们,但这只是短暂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实,与俺答汗、三娘子他们达成的和平共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再比如,废除延续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守制之礼,起初反对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不知有多少人抗议呢。

  后来当有人父母真的与世长辞,而手头又有要事走不开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种弹性的改变有多得人心。

  而且这种改变,就是父母过世不必强制必须守制三年的改变,还有一个理念贯穿始终:侍奉死者不如善待生者。

  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孝敬,等到人死什么都没了,再怎么侍奉也是徒劳,不过是安慰自己减轻自己的愧疚罢了。

  这个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共鸣与认同。

  所以朝中的官员都期盼皇上早日回京,再对那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