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把每一个细胞都做成一个微芯片?_科技手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它们精准运动,那这个问题就完全能够解决了。”

  “而且,用细胞作为载体,等到不需要了,一种特别的酶就能将它们完全分解并排出体外,完全不用担心副作用的干扰。”

  “捋一捋,捋一捋,”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康硕立即在自己超强的大脑里梳理起来:

  “要精确运动,首先能够运动,类似的细胞有,还有不少,它们自己就能自主运动,人工培养甚至仿造类似结构的细胞应该不困难。

  “再一个就是精准,要想精准,首先得告诉它往哪运动,也就是信息要传递。而且,仿造细胞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还要能够控制转换方向,这样才能达到目标。”

  “自主运动的细胞只会闷着头向前走,但改变方向似乎也并不是很困难,有一个设计方案中就提过具体方案——改变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康硕琢磨着:“那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告诉细胞要往哪走,什么时候停?”

  方案中能够给出的技术就是电场磁场这种区域性的控制方案,跟康硕想要的单个细胞独立控制相去甚远。

  这样的方案国内外都在尝试,已经很多实验室都有相关的案例了,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那如果这种细胞本身就有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呢?不依靠外界就可以自主操作?”

  康硕脑子里突然冒出来这样一个想法,把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

  “不过,似乎并不是完全不可行啊!”

  康硕又自己查看了科技手札对于“轻反应”的描述,根据描述,这种反应是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间的,只是某些固体单质或化合物的效应更为明显罢了。

  当初之所以选择硅片做混沌芯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和现有的半导体体系兼容。

  为了在光刻之后的硅片上进行混沌注程,做既能进行快速运算又能进行智慧决策的复合芯片。

  “如果用细胞作为载体进行混沌注程,把每一个细胞都做成一个微芯片,纳米机器人集体就是一个微芯片集群,这样的话……”

  这个想法从康硕的脑子里一冒出来,那就彻底停不下来了,这事儿如果真能成,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纳米机器人的事儿了。

  具有数据存储、信息处理、和智慧决策等各种能力的仿细胞微芯片如果能真的在人体内运行,那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就完全不可预料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都将有可能被改写!

  “小馄饨小馄饨,我们的混沌实验室建设的怎么样了?预计交付时间是什么时候?”

  康硕彻底不淡定了,迫不及待的想要验证一番自己的想法。

  “预计交付使用时间是2022年8月,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这些信息全都在小馄饨的数据库里存储,它立即回答。

  “有没有办法加快?”康硕问道:“这时间也太长了。”

  “仅从技术角度分析,似乎没有了。土木工程师已经二十四小时在工地了,白天带着工人做主体,晚上亲自监工搞内部布置。

  “而且实验室的洁净度要求非常之高,生物安全的要求也极高,似乎并没有赶进度的空间。”

  康硕本想说让土木老哥再加加班赶赶工什么的,一听他们现在已经二十四小时住在工地了,话到了嘴边也没说出口。

  他相信,只要他开口,这工期肯定还能再压一个月。

  众所周知,土木老哥的时间真要挤,一天能挤出三十六个小时来,现在才二十四小时,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提升空间呢。

  不过想想,土木老哥也确实有点儿惨,康硕就再选择去压榨他们了。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